超详细的流行弦乐写作技巧分享
在抒情类流行歌曲的写作中,弦乐在情绪表达和推动上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。这也是很多入门MIDI编曲的小伙伴比较头疼的问题——弦乐各声部应当如何排列,不同段落应该如何发展,怎样才能让MIDI弦乐不那么假……等等,也因此对流行弦乐的编写望而却步。
确定全曲的声部配置
弦乐四重奏:两把小提琴(第一小提琴、第二小提琴),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。
弦乐五重奏:两把小提琴(第一小提琴、第二小提琴),一把中提琴、一把大提琴和低音提琴(贝斯)。
不管是以上哪种配置,弦乐的摆放规律都是“左高右低”,也即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小提琴、第二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(和低音提琴)。
两种配置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低音提琴,在四重奏的配置中,大提琴的功能与五重奏的低音提琴相当,都是作为低音声部,交代和巩固和声的低音线条(Bassline),因此四重奏中大提琴的运动比较平稳,而在五重奏中由低音提琴承担了Bassline的职能,因此大提琴可以作为低音旋律线或低音辅助声部解放出来。由此可见,弦乐五重奏中各声部的自由度更高,音区更开阔,而四重奏里由于声部更少,相对不容易出错。
认识各弦乐声部
小提琴
音区:最低音为小字组G,采用五度定弦,常用音域为三个半到四个八度,独奏曲目中音域会更高。
音色:低音音色浑厚,中音区音色柔美,高音区音色具有穿透力。
应用:
①第一小提琴(一提):弦乐组的最高音,常作为弦乐组的旋律声部,因其高音音色穿透力强,尤其适合应用在歌曲中情绪激进、起伏剧烈的高潮段落。
②第二小提琴(二提):音区低于第一小提琴,常作为一提声部的副旋律,配合其旋律线运动,发挥辅助作用。此时,二提常与一提间形成三度/六度、四度/五度、甚至是同度/八度的音程关系。
中提琴
音区:最低音为小字组C,采用五度定弦,常用三个八度。
音色:比小提琴音色更忧郁。
应用:作为弦乐组的内声部,填充高音旋律线与低音线间的和声层,起着明确与丰富和声的作用。当高音旋律尚未出现时,常用于乐曲中弱起引入整个弦乐组。此外,由于五重奏中大提琴声部可发展出独立的低音旋律线,因此中提也可以与大提声部的旋律线相互配合运动,类似于一提和二提的关系,大提和中提也可构建出类似的音程。
大提琴
音区:最低音为大字组C,采用五度定弦,音域为四个八度。
音色:整体浑厚丰满,此外高音区具有一定的紧张感,富有表现力。
应用:在弦乐四重奏中常作为和声的低音线条,在五重奏中可衍生出低音声部的旋律线,与高音声部相呼应;或者辅助低音提琴的低音线条运动,但为了不让低频浑浊,通常与低音提琴间距在一个八度及以上。考虑到其不同音区表现力不同,尤其是高音区音色具有紧张感的特性,大提也常用于弦乐独奏的写作中。
低音大提琴
音区:最低音为大字一组E,采用四度定弦,音域为三个八度左右。
音色:作为弦乐组的低音声部支柱,连奏音色低沉柔和,拨奏音色圆润。
应用:是弦乐组的低音线条,通常会在乐曲情绪发展和高潮的段落引入,补充低频,稳定和声,因此与其他弦乐声部不同,低音提琴连奏时的运动比较平稳缓慢,不适合做快速且大幅度的跑动,但会出现(利用四度/五度的跳进做)八度下潜的写法;采用拨奏技法时音色活泼,可用于比较俏皮灵动的场合。
常用的弦乐演奏法
连奏(Legato):长音演奏法,注重音与音之间的平滑连接,避免音与音之间连接的割裂感,是让MIDI编写不生硬、机械的重要技法,在画音符时通常需要相邻音之间有一定的重叠。多用于弦乐组的高低音线条,以及中间的和声填充层,是流行弦乐中最常用的演奏法。
震音(Tremolo):长音演奏法,指一个固定的音在弓上快速来回产生的震颤音效果。常用于段落里引入或淡出弦乐组,因此在弦乐组各声部的长线条开始流动之前,可以先用一到两个声部的震音作为引子,渲染“山雨欲来”的氛围,继而引入整个弦乐组;相应的,也可以在各声部想要退出的时候,采用震音技法淡出,塑造意犹未尽的听感。
断奏(Staccato):短音演奏法,音与音之间是断开的,且各音短促有力,实际运用时通常会有两个声部及以上同时断奏,达到一种情绪高亢激昂的听感,常用于歌曲中前后情绪对比强烈的段落。如从平稳的主歌进入到桥段时,可以采用断奏技法,产生情绪反差和推进感;同样可以在歌曲的间奏采用断奏,增强间奏的表现力。有些歌曲往往会在间奏时才展现出丰富的情感,因此断奏可以作为很好的引子,使情绪达到第一个顶峰;也可以在歌曲最后一遍高潮前的桥段采用断奏,为高潮段落蓄势。除了流行歌曲外,断奏也常见于影视游戏中的管弦配乐,渲染紧张的气氛。
拨奏(Pizzicato):短音演奏法,与断奏不同的是,拨奏的音色比较圆润俏皮,而非短促有力,因此常用于歌曲中比较平和的段落,配合着其他声部长线条的平稳进行而作为短音点缀出现,渲染活泼、轻快的气氛。
弦乐音源推荐
市面上有很多优秀的弦乐音色。
大体积的如CinematicStudio Strings(CSS弦乐)、喷火弦乐、柏林弦乐、好莱坞弦乐等,常用于流行歌曲或影视配乐中。
体积相对较小的如LAscoring strings(Lass弦乐)、Cinematic Strings、Soaring Strings(飞天弦乐)、8Dio AgitatoStrings等,对电脑配置比较友好。
独奏音色则如ChrisHein如歌系列、Emotional情感系列、Tina Guo独奏大提琴、Joshua Bell独奏小提琴等等。
建立弦乐编写模板
根据确定的弦乐配置建立模板,各声部分别安排一轨用于长音演奏法,如果有分奏再单独安排一轨。对于短音演奏法,配置不高的小伙伴可以采用Ensemble群奏音色,一种技法安排一轨即可。选用音色时注意调整好音量、摆位与混响。
MIDI弦乐的拟真
编写弦乐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让自己的弦乐更加真实?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调整:
分声部写作
最基本的一步操作。除非是用合成器类弦乐去做铺底,或者一些Ensemble音色可以在整个弦乐组的音区和摆位上实现Staccato、Pizzicato等技法外,通常进行弦乐写作时一定是分声部编写的,每个声部分一个音轨再加以调整。
注意音头
有些刚入门的小伙伴编写出来的弦乐音符会一顿一顿的,每个音都有很重的音头,不连贯。这时建议采用Legato技法,并且注意钢琴卷帘窗里相邻音要有一点重叠,这样就会更加流畅。
注意气口
这一点与上一个问题正好相对,初学者编写弦乐时,经常只是单纯去铺长线条的和声,一方面丧失了流动性,另一方面会让一个声部不间断地从头拉到尾,没有气口。连弓对应的就是刚刚所说的Legato技法,只有一个音头,但实际演奏过程中常常会换弓,产生新的音头。因此在MIDI弦乐编写时也要分出多个乐句,一个乐句里采用Legato演奏(对应连弓),而乐句间留出气口(对应换弓)。
控制器
灵活运用各种控制器去调整弦乐声部的动态,是MIDI弦乐拟真的关键。常见的控制器包括调制(Modulation,CC1)、音量(Volume,CC7)和表情(Expression,CC11),当然还有直接调整音符的力度。
笼统地说,这些控制器的效果都是控制乐器的音量大小,但从原理上又有所差别。一般地,Modulation控制揉弦的程度,而Expression控制运弓的速度,数值越高,运弓越快,音量越大。在Staccato等短音演奏法中,则多采用力度条去控制各音符的音量变化。
不同音色的控制器功能也不尽相同,比如有的音色不能用CC11,而得用CC1或CC7去控制音量,需要结合音色的说明书使用。我们常说的给弦乐画表情,指的就是用CC11控制器Expression去控制音量大小。当CC11的包络线不足以丰富声部的动态时,我们就可以用CC1,甚至是CC7去共同控制。
当然,并不是说控制器越多,弦乐的动态就能更丰富真实,重点还是物尽其用。真实的运弓总是有快有慢,画表情也是一样,不要把包络线画得“风平浪静”,而应当赋予其丰富的波澜。比如对于一个连弓演奏的乐句,起弓时运弓速度会加快,换弓时则会变慢,因此画表情包络线也要先起后落,这样可以让气口更加明显,乐句更有呼吸感。
不同音色
不同的音色有着不同的控制器,技法和音区优势也有所区别。比如Lass有着特别的滑奏(Glissando)技法,飞天的Legato技法灵活,喷火弦乐的低音提琴音色浑厚等。考虑到真实乐器间的差异,以及软音源各有特点,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常常会将不同的音色搭配使用,博采众长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音色的采样环境也不同,比如同时采用A弦乐的小提琴音色和B弦乐的大提琴音色时,就需要在编写前就调整好各声部的摆位、混响等。这时我们可以加载A弦乐的大提琴音色,根据其摆位和混响等调整B弦乐的大提琴效果,有利于各声部环境的统一。
独奏比群奏更难拟真
实际独奏中技法的表现力更加细致,这也意味着在MIDI编写中独奏的拟真更加复杂,且缺点更容易被放大,这有点类似于MIDI编写电吉他Solo。因此在流行弦乐编曲中,优先考虑不用或少用独奏,更不要给独奏分配技法复杂的乐句,采用Legato为主的常用技法即可。
结语
以上就是基础篇的全部内容,主要分析了弦乐声部的组成及特点,以及MIDI编写前我们需要考虑到的各种问题。